發布成功
1、千兆、百兆怎麽(me) 選?
寬帶100M這裏指的是帶寬,Mb=Mbit?
而下載速度的M指的是字節,MB=MByte
如果要直接換算的話,1MByte=8Mbit
也就是說100M光纖的實際每秒下行速率是100Mb/8=12.5MB
4M寬帶的實際速率就是4Mb/8=0.5MB/s,也就是512KB/s的樣子了
總結:
在購買(mai) 路由器時我們(men) 要知道一點,那就是無線的信號質量並不隻受路由器的限製,其最根本上還是主要受製於(yu) 網絡帶寬的限製,比如你家裏的寬帶隻有20M,那麽(me) 如果選擇千兆路由器,則會(hui) 有一定浪費。因為(wei) 在局域網環境下,M數越大的無線路由器,無線傳(chuan) 輸速度(網速)肯定越好的,而上網時的網速,則是由寬帶大小決(jue) 定的。即50M的寬帶,不論是用300M的路由器,還是1200M的路由器,上網時的網速最大隻能夠是50M,所以我們(men) 在選購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當然,如果是為(wei) 了後續升級寬帶,那麽(me) 肯定建議大家買(mai) 千兆雙頻路由器,省去後續升級設備的麻煩。
此外,路由器的網口也同樣需要注意,目前主要有千兆網口和百兆網口兩(liang) 種。千兆網卡的傳(chuan) 輸速率是1000Mbps(千兆),而百兆網卡(普通網卡)的傳(chuan) 輸速率是100Mbps(百兆),千兆網卡和一般網卡的最大區別就是在於(yu) 它網口的傳(chuan) 輸速率是1000Mbps(千兆)的,它是百兆網卡傳(chuan) 輸速率的十倍。
2、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有啥區別
目前我們(men) 消費者接觸的運營商(ISP)的寬帶,上行速率和下行是有很大區別的
比如100M的電信光纖,家用的話,下行帶寬是100M,但是上行隻有8M,即1MB每秒
如果是8M的寬帶上行頂多就1M,即128KB/s
這樣做的目的
1)普通家用的人根本用不著太高的上行帶寬,最耗費上行帶寬的QQ或者微信視頻聊天親(qin) 測隻需要128KB/s的穩定上傳(chuan) 就可以完全不卡
2)多餘(yu) 的上行帶寬可以賣給有需要的大企業(ye) ,比如上下行對等的20M寬帶(專(zhuan) 線)用的是靜態ip不是隨機分配
3、路由器單雙頻
路由器的頻段粗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2.4G頻段和5G頻段
單頻的其實就指的是隻支持2.4G的802.11b/g/n三種協議
雙頻又叫ac路由器指的是同時支持802.11bgn和802.11ac
各個(ge) 頻率的傳(chuan) 輸速度:
2.4G裏的協議分為(wei) 三代
802.11b:理論最高11Mbps(1.375MB每秒鍾這個(ge) 的確可以做到)
802.11g:理論最高54Mbps(6.75MB每秒這個(ge) 的確很虛了)
802.11n:理論最高600Mbps(能做到就見鬼了)
2.4G最多做到大概是802.11g的理論峰值而已
因為(wei) 現實世界裏,對於(yu) 2.4G頻段的汙染實在是太多
藍牙,手機4G信號,無線鍵鼠各種無人機遙控甚至連微波爐都是2.4G頻段的信號
所以不僅(jin) 達不到理論峰值,而且路上幹擾特別多。
5G的話細分是也有不少
但是主流的是802.11n和802.11ac
802.11n可以在5G頻段工作,不過性能遠不如ac的好
有用路由器測試過,100M寬帶下的實際下行速度其實就8MB/s不到甚至更低
802.11ac的話,最高可以達到40-60MB/s,100M寬帶可以輕鬆跑滿
重要的是,在802.11ac(個(ge) 人認為(wei) 這個(ge) 叫真5G)環境下無線設備和路由器的連接,延遲可以媲美有線
總結:
速度上:5GHz WiFi要比2.4GHz WiFi的速度更快;
覆蓋範圍:2.4GHz WiFi要比5GHz WiFi的覆蓋麵更大。
此外,如今2.4GHz與(yu) 5GHz的共存形態(雙頻)也已經成為(wei) 一種趨勢,雙頻Wifi設備的優(you) 點在於(yu) 具備更強的抗幹擾能力、更穩定的的Wifi無線信號、更快的傳(chuan) 輸速度,所以選擇雙頻路由器也是值得肯定的選擇。
4、路由器天線數量與(yu) 穿牆的關(guan) 係
其實沒有關(guan) 係
大家總覺得天線越多,穿牆性能越好其實根本就是扯淡
路由器裏麵有個(ge) 叫做MIMO的技術(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指的是多入多出,比如一個(ge) 路由器有2T2R,那麽(me) 就是說可以支持同時兩(liang) 個(ge) 設備在線上傳(chuan) 下行數據並且互不幹擾,縮寫(xie) 成2X2。
一般情況下,天線的數量靠這個(ge) 來設置是最靠譜的。
如2.4G路由器裏,802.11N一般人為(wei) 設定150Mbps作為(wei) 單個(ge) 設備需要帶寬的單位(20Mhz頻寬,最多可以到40Mhz)
而在5G裏,以433Mbps作為(wei) 單個(ge) 設備需要的帶寬單位(20Mhz頻寬,最高可以擴展到80Mhz)
所以我們(men) 可以看到,一般情況下,150Mbps的路由器,一根天線足矣300的兩(liang) 根,450的三根,如果出現了2.4G路由器出現了好多根線,其實一般都是。。兩(liang) 根三根並作一根用。。。
如果是2.4G和5G並存的路由,那麽(me) ,一般是有雙數的天線
一半用來2.4G一半用於(yu) 5G
所以說,天線的多少隻能證明其帶寬數量等等,其他的沒用。
5、功率和穿牆性能的關(guan) 係
其實關(guan) 係非常大,不過大陸的路由器基本沒有能說自己穿牆好的
因為(wei) 工信部把無線路由器的發射功率限製死了在100毫瓦
100毫瓦是個(ge) 啥概念?手機天線的發射功率都有800毫瓦
所以某些品牌說自己的路由器有穿牆模式,頂多就個(ge) 噱頭
當然也有些品牌會(hui) 隱藏自己更改發射功率的能力
比如磊科的某些路由器可以開到200mw
D-link的某些路由器可以開到300mw左右
Netgear的某些路由器,通過更改固件,換運行區域或者插代碼,可以達到500mw的發射功率
不過呢,發射功率越大不見得效果越好,發射功率和接受信號優(you) 劣僅(jin) 僅(jin) 是部分正相關(guan)
如果發射功率太高,而本身路由器天線質量很差,這樣信噪比會(hui) 變得很惡劣
而如果路由器本身的承載能力處理能力不足,你會(hui) 在很遠的地方都收到路由器信號
而且,網絡根本連接不上,俗稱假信號。路由器的NAT能力遠遠比無線信號功率更重要
6、中繼器很實用
家庭用戶普遍都會(hui) 遇到無線信號盲區的問題,所以路由器的信號強度一直是家庭路由器的一大痛點,大家都希望能購買(mai) 到一款擁有出色穿牆能力的無線路由器。其實即使千元級的路由器,在穿牆的效果上,其實都不如另一種更實用的解決(jue) 方案,那就是無線中繼器/電力貓,這樣既可以達到拓展無線覆蓋範圍的目的,而且解決(jue) 的成本也相對比價(jia) 低,更適合家庭用戶選擇。
7、路由器+NAS有用嗎?
為(wei) 了方便家庭用戶存儲(chu) 視頻、圖片、音頻等資源,市麵上一些高端家用戶路由器也會(hui) 路由器+硬盤”的組合方式,而這也顯然也符合NAS的定義(yi) 。還有一些路由器則配有USB接口,直接連接移動硬盤,也有的路由器產(chan) 品內(nei) 置了SATA接口,插入硬盤即可使用。這樣我們(men) 就可以把一些文件存儲(chu) 在路由器端,並且可以以FTP的形式進行訪問,也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私有雲(yun) 存儲(chu) ”功能,不過在選擇時還是要根據實際的需求理性選擇,畢竟內(nei) 置NAS的路由器在價(jia) 格上都並不便宜,如果閑置則是極大的資源浪費。
8、帶機量的問題
大家會(hui) 注意到,普通的百元以下路由,連接10個(ge) 左右的設備其實都快掛掉了。
因為(wei) 本身設計的帶機量,家用的大概就這麽(me) 多了。
帶機量由這些東(dong) 西決(jue) 定:處理器性能,運行內(nei) 存大小,支持多少出入以及哪種MIMO技術
普通的路由比如那台99包郵的,處理器主頻400Mhz,運行內(nei) 存8M,閃存2M,支持3T3R這樣的機子明顯不適合帶多個(ge) 的,就那小破運存玩啥。
我司基於(yu) 華為(wei) 海思方案的有低功耗智能門鈴XB120和低功耗電池攝像機XB160等等,其他WIFI方案及模塊也可以定製(已經成熟的芯片方案如下:高通QCA9531 QCA9561 IP4019 AR9344 AR9341 AR9342 AR9331… 聯發科MTK7628A MT7688 A MT7628K MT7621 MT7620 RT5350…)我們(men) 有資深業(ye) 務工程師和FAE工程師,可提供有關(guan) 方案設計、技術選型的專(zhuan) 業(ye) 指導意見。
行業(ye) 分類 : 暫無分類
開發平台 : MTK 聯發科,Qualcomm 高通,RealTek 瑞昱
交付形式 : PCBA
性能參數 : 2.4G300M&5.8G 867M
應用場景 : 工業(ye) 級路由器、商場、工業(ye) 區、物業(ye) 區等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