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成功
讚賞金額:
您輸入的金額有誤,請重新輸入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讚賞成功!
你的讚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本次實驗旨在研究一個(ge) 使用NPN晶體(ti) 管的簡單差分放大器。首先,我們(men) 需要做一些關(guan) 於(yu) 硬件限製問題的說明。ADALM2000係統中的波形發生器具有高輸出帶寬,該高帶寬代來了寬帶噪聲。由於(yu) 差分放大器的增益,本次實驗中測量所需的輸入信號電平相當小。如果直接使用波形發生器輸出,則其輸出的信號信噪比不夠高。通過提高信號電平,然後在波形發生器輸出和電路輸入之間放置衰減器和濾波器(圖1),可以改善信噪比。本次實驗需要如下材料:
►兩(liang) 個(ge) 100 Ω電阻
►兩(liang) 個(ge) 1 kΩ電阻
►兩(liang) 個(ge) 0.1 μF電容(標記為(wei) 104)
圖1.11:1衰減器和濾波器
本次實驗的所有部分都會(hui) 使用該衰減器和濾波器。
帶尾電阻的差分對
材料
ADALM2000主動學習(xi) 模塊
►無焊麵包板
►跳線
►兩(liang) 個(ge) 10 kΩ電阻
►一個(ge) 15 kΩ電阻(將10 kΩ電阻和4.7 kΩ電阻串聯)
►兩(liang) 個(ge) 小信號NPN晶體(ti) 管(2N3904或SSM2212 NPN匹配對)
說明
麵包板連接如圖3所示。Q1和Q2應從(cong) 您可用的且VBE匹配最佳的晶體(ti) 管中選擇。Q1和Q2的發射極與(yu) R3的一端連接在一起。R3的另一端連接到Vn (-5V),提供尾電流。Q1的基極連接到第一個(ge) 任意波形發生器的輸出,Q2的基極連接到第二個(ge) 任意波形發生器的輸出。兩(liang) 個(ge) 集電極負載電阻R1和R2分別連接在Q1和Q2的集電極與(yu) 正電源Vp (5V)之間。差分示波器輸入(2+和2-)用於(yu) 測量兩(liang) 個(ge) 10 kΩ負載電阻上的差分輸出。
圖2.帶尾電阻的差分對
硬件設置
第一個(ge) 波形發生器配置為(wei) 200 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wei) 4 V,偏移為(wei) 0。第二個(ge) 波形發生器配置為(wei) 200 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wei) 4 V,偏移為(wei) 0 V,但相位為(wei) 180°。電阻分壓器將Q1和Q2的基極處的信號幅度降低到略小於(yu) 200 mV。示波器的通道1中的1+腳連接到第一個(ge) 波形發生器W1的輸出,1-腳連接到W2的輸出。通道2連接到圖中標注2+和2-的位置,並設置為(wei) 每格1 V。
圖3.帶尾電阻的差分對麵包板電路
程序步驟
采集如下數據:x軸是任意波形發生器的輸出,y軸是使用2+和2-輸入的示波器通道2。通過改變R3的值,探索尾電流電平對電路增益的影響(觀察通過原點的直線的斜率)和對線性輸入範圍的影響,以及當電路飽和時,觀察增益非線性下降的形狀。然後在基本電路上增加點小元件,例如發射極退化電阻,探索擴展和線性化輸入擺幅範圍的技術及其對電路增益的影響。
配置示波器以捕獲所測量的兩(liang) 個(ge) 信號的多個(ge) 周期。xy圖示例如圖4所示。
圖4.帶尾電阻的差分對xy圖
電流源用作尾電流
使用簡單電阻作為(wei) 尾電流具有局限性。應探索構建電流源來偏置差分對的方法。這可以由幾個(ge) 額外的晶體(ti) 管和電阻構成,如之前的ADALM2000實驗“穩定電流源”所示。
附加材料
►兩(liang) 個(ge) 小信號NPN晶體(ti) 管(Q3、Q4 = 2N3904或SSM2212)
說明
►麵包板連接如圖6所示。
圖5.帶尾電流源的差分對
硬件設置
第一個(ge) 波形發生器配置為(wei) 200 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wei) 4 V,偏移為(wei) 0。第二個(ge) 波形發生器也應配置為(wei) 200 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wei) 4 V,偏移為(wei) 0 V,但相位為(wei) 180°。電阻分壓器將Q1和Q2的基極處的信號幅度降低到略小於(yu) 200 mV。示波器的通道1的1+腳連接到第一個(ge) 波形發生器W1的輸出,1-腳連接到W2的輸出。通道2連接到標注2+和2-的位置,並設置為(wei) 每格1 V。
圖6.帶尾電流源的差分對麵包板電路
程序步驟
配置示波器以捕獲所測量的兩(liang) 個(ge) 信號的多個(ge) 周期。xy圖示例如圖7所示。
圖7.帶尾電流源的差分對xy圖
Measuring Common-Mode Gain
測量共模增益
圖8.共模增益配置
共模抑製是差分放大器的一個(ge) 關(guan) 鍵方麵。CMR可以通過將兩(liang) 個(ge) 晶體(ti) 管Q1和Q2的基極連接到同一輸入源來測量。圖10中的曲線顯示了當W1的共模電壓從(cong) +2.9 V掃描至-4.5 V時,電阻偏置差分對和電流源偏置差分對的差分輸出。輸入上的最大正擺幅以晶體(ti) 管的基極電壓超過集電極電壓和晶體(ti) 管飽和電壓的點為(wei) 限。這可以通過觀察晶體(ti) 管的集電極電壓相對於(yu) 地為(wei) 單端(即將2-示波器輸入接地)來檢查。
硬件設置
波形發生器配置為(wei) 100 Hz正弦波,峰峰值幅度為(wei) 8 V,偏移為(wei) 0。示波器的通道1的1+連接到第一個(ge) 波形發生器W1的輸出,1-連接到地。通道2連接到標注2+和2-的位置,並設置為(wei) 每格1 V。
圖9.共模增益麵包板電路
程序步驟
配置示波器以捕獲所測量的兩(liang) 個(ge) 信號的多個(ge) 周期。產(chan) 生的波形如圖10所示。
圖10.共模增益波形
問題:
對於(yu) 圖8中的電路,如果將晶體(ti) 管Q1的基極視為(wei) 輸入,該晶體(ti) 管放大器對於(yu) 輸出2+和2-而言是反相還是同相?
對於(yu) 同一電路,說明當輸入電壓(W1)增加時,每個(ge) 輸出電壓(2+和2-)會(hui) 發生什麽(me) 。另外請說明,當輸入電壓減小時會(hui) 發生什麽(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