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成功
讚賞金額:
您輸入的金額有誤,請重新輸入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讚賞成功!
你的讚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國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集成電路設計分會(hui) 、“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總體(ti) 專(zhuan) 家組主辦,深圳市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社會(hui) 承辦的以“創芯、強鏈,雙驅發展”為(wei) 主題的“2022中國(深圳)集成電路峰會(hui) ”(以下簡稱:ICS2022峰會(hui) ),於(yu) 2022年12月30日在深圳坪山格蘭(lan) 雲(yun) 天國際酒店繼續第二天多場行業(ye) 論壇。ICS2022峰會(hui) 集中展示了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最新的技術成果,聚集了眾(zhong) 多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技術大咖和企業(ye) 領袖,圍繞集成電路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應用創新、產(chan) 業(ye) 鏈生態與(yu) 安全機製建設、國際局勢分析與(yu) 協同發展、技術演進趨勢與(yu) 熱點應用、資本整合與(yu) 運作模式創新、芯片與(yu) 整機產(chan) 業(ye) 聯動等方向,共同探討新形勢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的機遇。
主持人 深圳市半導體(ti)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 劉永新
本次芯火平台產(chan) 教融合創新發展論壇是由深圳市政府、中國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設計分會(hui) 、核高基專(zhuan) 家組總體(ti) 專(zhuan) 家指導,由國家“芯火”深圳雙創基地(平台)、深圳市微納集成電路與(yu) 係統應用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聯合主辦。我們(men) 就當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的形勢共同邀請高校的專(zhuan) 家、芯火平台的建設專(zhuan) 家,以及做產(chan) 教融合領域的專(zhuan) 家共同交流和探討如何做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yang) 和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
深圳市半導體(ti) 協會(hui) 副會(hui) 長、深圳市微納集成電路與(yu) 係統應用研究院院長 張國新致辭
張院長在致辭中表示,今天的論壇除了深圳在座的各位學校的領導、專(zhuan) 家、企業(ye) 家,我們(men) 還有幸請到了時龍興(xing) 老師,時老師非常認真,剛才已經聯線,我已經看到他的尊容了,時老師也是東(dong) 南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也是國家核高基專(zhuan) 家組核心成員,等一下他也會(hui) 親(qin) 自分享2016年我們(men) 國家第一批芯火平台的情況。
南方科技大學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劉曉光
南科大深港微電子學院人才培養(yang) 探索
我們(men) 學院現在在電路設計和EDA方向也有很多老師,目前大概是各占一半的情況。我們(men) 學院很年輕,絕大部分老師也非常年輕,我們(men) 目前所有的教師都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的經驗。微電子學院立足深圳、大灣區,一大特色就是在深圳有很多企業(ye) 和我們(men) 有非常緊密的合作,所以我們(men) 學院特色的形式是產(chan) 業(ye) 教授,我們(men) 邀請知名企業(ye) 的高管和核心的技術人員來到學院擔任產(chan) 業(ye) 教授的職位,他們(men) 不需要教課,也不承擔科研項目,但是每年我們(men) 會(hui) 邀請他們(men) 到學院裏麵來做一個(ge) 短期的課程,或者是做一些分享,給我們(men) 的同學們(men) 帶來產(chan) 業(ye) 最新發展的動態,同時也充分地跟同學們(men) 進行溝通,跟同學們(men) 講在產(chan) 業(ye) 界工作到底是什麽(me) 樣的,所以可以看到有很多深圳本地知名企業(ye) 的高管、CTO,在我們(men) 學院做產(chan) 業(ye) 教授,這也是我們(men) 的一大特色。
東(dong) 南大學首席教授 南京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服務中心主任 時龍興(xing)
國家集成電路芯火平台(南京)的探索實踐
從(cong) 2016年正式啟動了首批國家芯火平台(深圳、南京),到現在為(wei) 止總共布局了10個(ge) 國家芯火平台。芯火平台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有新的任務,包括促進集成電路創新創業(ye) 、促進人才和技術的集聚、促進資本與(yu) 集成電路的結合,特別是推動自主芯片和整機應用的對接。所以可以說國家芯火平台是國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化基地的升級版,這是國家芯火平台的定位。
深圳、南京通過建設,已經完成了建設的驗收,麵臨(lin) 新的形勢,集成電路供應鏈依然存在很大的風險,集成電路的自主可控還存在著巨大的挑戰,現在的任務還非常重。在這個(ge) 情況下,芯火平台未來如何進一步發揮生態打造的作用,促進產(chan) 業(ye) 的發展,這是各個(ge) 芯火平台共同麵臨(lin) 的問題,也期待跟大家交流探討這個(ge) 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南京的芯火平台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圍繞1+4的布局,一方麵進一步夯實公共基礎服務的功能,包括EDA共享服務、MPW流片服務、儀(yi) 器測試和IP服務。在這些基礎上拓展產(chan) 教融合,打通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的最後一公裏,開放創新,搭建產(chan) 學研用的聯合開放創新平台,芯機聯動,促進芯片和整機的協同發展,最後是產(chan) 金協同,促進投資有序、高質量的發展。南京的芯火平台總體(ti) 的思路就是這樣。
中關(guan) 村芯園(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孫芹
北京“芯火”基地服務與(yu) 發展的思考
北京芯火平台圍繞企業(ye) 共性需求,采用自有、采購、聯合、整合、合作的方式,整合了產(chan) 業(ye) 服務體(ti) 係,包括8個(ge) 中心,布局了集成電路設計全產(chan) 業(ye) 鏈的關(guan) 鍵環節,以共性技術服務支撐和促進企業(ye) 的產(chan) 品研發和創新,其中現在我們(men) 建設的平台規模、業(ye) 務種類、服務範圍等達到了比較成規模的水平,包括EDA中心,配置了國內(nei) 領先、國際領先的主流開發工具和運算設備,通過網絡服務覆蓋到北方地區。IP中心,圍繞快速SoC係統的搭建、IP和評估驗證、設計的實現,以孵化器授權的模式,為(wei) 企業(ye) 提供國內(nei) 領先和國際主流的成熟IP產(chan) 品的商業(ye) 授權和技術服務。流片和封測中心,主要提供國內(nei) 外主流的代工廠、封測廠的樣片試製、小批量驗證、量產(chan) 加工及封測服務。
中軟國際教育產(chan) 教融合實踐分享-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華南區域執行校長 宋橋白
我們(men) 是從(cong) 兩(liang) 方麵來展開校企合作,第一個(ge) 是提供教育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第二個(ge) 是教育產(chan) 品智慧化。跟高校共建產(chan) 業(ye) 學院,我們(men) 經常會(hui) 進行產(chan) 業(ye) 群的共建,采用N+M的模式,通常是2+1或者3+1,高職是2+1的模式,本科大部分是3+1的模式,進行專(zhuan) 業(ye) 類的共建。產(chan) 業(ye) 學院部分有涉及到協議服務型產(chan) 業(ye) 學院,包括現代產(chan) 業(ye) 學院、信創產(chan) 業(ye) 學院、四新產(chan) 業(ye) 學院。產(chan) 業(ye) 學院這邊涉及到PPP模式和混改的模式,我們(men) 提供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就是教育產(chan) 品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包括我們(men) 有自研的全係列智慧化教學實踐的產(chan) 品,以及專(zhuan) 業(ye) 的教學實驗庫,包括精品課程、資源包等等。教學產(chan) 品涉及到智能教學、實訓設備,我們(men) 跟華為(wei) 合作的,包括鯤鵬和昇騰設備,還有我們(men) 和微納這邊的實驗設備,包括實踐的資源。在共建基地和實驗室方麵,我們(men) 有涉及到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軟件工程、RPA和VR實驗室建設,以及集成電路創新中心、開源鴻蒙開發者創新中心、金融科技、智能醫學、工業(ye) 互聯網創新中心,還有國產(chan) 化技術,以及元宇宙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還有全國職業(ye) 教育教師企業(ye) 實踐基地。我們(men) 主要是以產(chan) 業(ye) 學院為(wei) 框架,共建基地,實驗室作為(wei) 載體(ti) ,數字化服務平台作為(wei) 容器,我們(men) 的課程資源、項目案例作為(wei) 內(nei) 容,專(zhuan) 業(ye) 的實驗實訓設備作為(wei) 支撐,來進行教育實施的保障,實現產(chan) 教融合的價(jia) 值。
深圳市易星標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曉萍
數字化教學轉型背景下的集成電路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
數字化對應的是一種教學模式的轉變,它跟傳(chuan) 統的學習(xi) 方式不一樣,通過這些數字化的教材,讓學生在課下可以通過自學去完成這部分,然後通過反轉課堂,在課堂上就會(hui) 做一些討論型或者是有深層次、更高層次的討論,或者是項目的合作,所以它更多的是一個(ge) 個(ge) 性化和差異化的工作。
現在的人才培養(yang) 首先是產(chan) 教融合,要把產(chan) 業(ye) 現在用到的經典、熱門的東(dong) 西導入到高校裏麵去,要讓學生接觸到這些東(dong) 西,而且要會(hui) 用,到了企業(ye) 之後就可以上手,相當於(yu) 把這個(ge) 培訓前置。第二是從(cong) 規模化向個(ge) 性化和差異化轉變,因為(wei) 我們(men) 有了數字化教材,學生課餘(yu) 時間可以通過數字化教材把這些基本東(dong) 西掌握。有了基本的東(dong) 西之後,才去關(guan) 注個(ge) 性化和差異化。第三是形成性的評價(jia) ,因為(wei) 傳(chuan) 統的評價(jia) 是集中在結果,現在有了數字化的轉變,有了這個(ge) 信息技術手段,我們(men) 就會(hui) 把評價(jia) 轉變成過程性或者形成性評價(jia) ,你隻要在學校裏麵學習(xi) ,整個(ge) 全過程都要納入進來。第四方麵是提升數字化的素養(yang)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集成微係統實驗室博士後 李秋平
SOC算子設計產(chan) 教融合平台
我們(men) 的平台研究,首先提出的算子設計方法。我們(men) 從(cong) 算法提取算子,來建立算子語言,描述IP和SoC,我們(men) 的項目主要是基於(yu) 物聯網算法來定義(yi) 算子,應用領域主要包括生命健康監測、工業(ye) 過程監測等。我們(men) 對IP和SoC進行預設計,實現SoC的快速設計。算子語言麵臨(lin) 的挑戰,首先是算法工程師采用C++的描述算法,IC工程師采取HDL等表達IC設計,IC設計工作難以發揮算法工程師在IC設計過程中的作用。算子語言能否促進算法工程師發揮作用?算子語言是算法工程師和IC工程師的中間語言嗎?事實上從(cong) 高級語言到邏輯綜合,一直在研究,不斷有進展,但始終沒有大的突破。